學習後的改變
以前的沛儀姐總是很努力卻總是得不到應有的報酬、積極地工作,老是遇到瓶頸而無法突破,想擺脫這個困擾的她,便從以前就有打坐的想法,
接觸過冥想靜坐的課程(偏向美式,透過冥想靜坐來放鬆心靈、探索自我的課程),但課程未開成功,後來經過舊同事介紹,姐在合年遇上會靈通又有在教授打坐課的老師,單純的她便不辭辛勞地每週從新竹到台北來上課,做事總是認真努力的她,在每天地打坐後,慢慢有了成果…
跟著師父學習打坐等課程之後,最大的收獲是在她一貫的積極、努力下,迅速地開發了潛能,在工作上從小職員晋升至今天的總經理,也讓她的努力,皆能開花結果,不再像從前,老是付諸流水,加上師父的理念符合沛儀姐的夢想,使得她更加堅定持續打坐的心,因此上課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,即使再忙碌,或心情不佳時,姐仍會照常上課,因為有上課就有收獲,心靈的沉澱,煩惱自然會消除。
尊重神聖的使命與任務-練法與法師
「練法」不是為了練就特異能力,而是為了一個願景與夢想,練就一身本事來幫助他人,那是件值得做的事,姐也願為此夢想來付出。
一般而言「法師」是擁有神奇力量的奇人,當這個神奇卻又摸不著、看不到的力量,交付予一個平凡人去執行時,是驚、是喜、還是迷惑呢?
對單純想法的沛儀姐而言,一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,所以把它視為一項神聖的工作,用恭敬的心去執行。二是透過這項任務培養做事的恆心與毅力,因為對於難以形容的任務,仍舊能每月默默努力付出時間、心力去完成工作,的確需要有毅力才能達成的。
不論練法或當女法師皆是為了實現幫助人的願景,能憑那虛幻又摸不到的力量而無怨無怨悔地朝夢想努力付出,來鍛練出有恆心的個性與人生觀,同時藉這個課程姐對同學們有更多的認識並結交很多傑出的朋友,真是收獲很多。
用打坐來撀敗挫折
在十餘年的學習過程中難免遇上挫折障礙,透過打坐冷靜地自我反省後,靈光一現的問句讓姐找到解惑的答案,問句的內容是『想一想「妳為什麼進來學習?又為什麼要離開呢?妳想要做的事是什麼?如果妳想以一雙手來幫助人,妳做到了嗎?」』答案自然浮現心中,姐又留下了,因為夢想還沒完成,又為什麼要離開呢!自我省思後發現,一切阻礙都是因為自我主觀想法的阻礙,因自我在作祟而總是怪罪別人,反省出自己的問題點便能排除障礙,這是多打坐的收獲。
大大影響人生態度的一句話-『你能為團體付出什麼?』
一度的低潮期,沛儀姐在打坐後體悟到這句話:「我們能夠給團體什麼?能為團體付出什麼?」在團體學習過程中,學生們總是問團體提供我們什麼?課程有沒有多元化?有沒有新課程?師父有沒有多給點福利或保祐?總是求收獲,卻常常忽略了付出?
在學習多年後,姐體悟到這句話,而調整心態,姐說這對於工作或人際關係上都有很大的幫助,不去要求別人對我的付出,只看自己為別人付出什麼,反而收獲更多,所以俗話說:「施比受有福!」,因此姐很慶幸當初的領悟,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聞過她為團體的付出事蹟,分享這句話,希望能讓大家在學習或生活上能保有一顆奉獻的心。
用簡單的心學習,時時內省,好好體悟
師父的理念與姐以前接觸的團體不同,從前到現在都很清楚且明確,也不像其他的團體領導者總是高高在上,師父在上課或平時都對學生很包容、體諒、關懷,在親近接觸後發現到他的真實面及人性面,他是這樣的平易近人,從課程及現今的八寶粥等事都親力親為得令人動容,這樣身教又言教是少有的,因此讓姐能夠繼續學習並支持下去,在學習方面,姐提供了她的心得-正向的心態:
對自己負責,要懂得自省,保有奉獻的心收獲更多。
把複雜的事,簡單化,想要什麼,就去做;沒有做,永遠只是空想;做了就好好體悟,才有收獲,常常有人把上課當苦差事,轉個念,既然花錢了,就下定決心好好學習,無論多忙,還是要上課,正向看待,藉由一週一堂課,暫時脫離工作、放鬆心情、養精蓄銳、學習養生方法,這樣不是很有收獲嗎?
文/書包
0 意見